良宵

作者:劉天華

《良宵》,原名《除夜小唱》,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之夜创作的二胡独奏曲 [1] 。
该曲共分两个部分,以优美的旋律,轻松的情绪,抒发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;同时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,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[2] 。

创作背景
1928年1月22日(农历除夕),刘天华邀请音乐界的朋友及学生到他家里过年。室内灯光明亮,屋外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,面对此情此景,刘天华的心情愉悦。其一是在过去一年里,他创办了“国乐改进社”和《音乐杂志》,标志着他在事业上取得了进展;其二是家里来了一些共同筹办“国乐改进社”的朋友和学生。在欢乐气氛的感染下,他产生了灵感,于是边拉琴边记谱,创作完成了二胡独奏曲《除夜小唱》,后更名为《良宵》。该曲是刘天华创作时间最短、也是较易学会的一首二胡曲

曲体结构
该曲在结构上由前后对称的两部分组成,采用了D宫调式,共64小节,2/4拍。作者把西方的单二部再现曲式结构和中国的五声音阶相结合,使旋律核心贯穿始终,让乐思不断的发展,旋律此起彼伏,富有一定的条理性与层次感 [4] 。

第一部分
该部分一共32个小节,采用的是复调形态的二声部自由对位,旋律听起来平稳但不悲伤,反而轻快有歌唱性,就这样用通俗的音符将主旋律自然的引出:乐曲以平稳的节奏和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五声音阶环绕开来,营造了安静舒适的环境。开头只用了五个音(3、5、6、1、2),就使得情绪由平稳转变到明快 [4] 。

接着,下一句的旋律当中出现了55两个音高相同的音。虽然音高一样,但是两个音的处理方法并不一样:前一个5使用空弦,清脆干净;后一个5使用内弦,沉稳厚实。综合分析来看,该部分的后一半比前一半更加活泼、欢快。后半部分的音程跳动幅度较大,不但出现了六、七、八度的音程跳进,而且还出现了十度大跳,使过年的热闹气氛和作者内心激动的心情得到了体现 [4] 。
第二部分
乐曲进入第二部分后,情绪开始高涨,旋律变化较大。该乐段先是旋律在低音区音域扩大到二把位的中高音区,接着音域一直上升到第三把位的高音区,最后音域向上发展,回到了第一把位,到达最低音1,这些段落看似是由分句构成,但又具有连贯感。尤其是几串十六分音符的出现,把除夕夜其乐融融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[4] 。
从第45小节到第48小节,作者把顿弓的手法和小提琴中的拨弦相结合,利用内外弦音色的不同来交替对比。直至倒数第五小节,音乐又回到刚开始的情绪,最终用渐慢、渐弱的处理,以和谐、安静的气氛结束全曲 [4] 。

艺术特色
音色分析
该曲第1至第14小节呈开放性乐段,在音区上集中展示了上把的音色。第15小节至第32小节呈收拢性乐段,该段音区有所扩展,展示了中把和上把的音色。第33至第44小节的音区进一步向下把扩展,展现了上、中、下三把的音色,表现了作者愉快心情的进一步高涨。第45至52小节是全曲的高潮,情绪欢快而热烈,集中展示了下把的音色。
结合以上分析,在《良宵》一曲中,各把音色有层次地展现,与情感的表现相配合,从而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[7] 。

节奏分析
该曲速度轻快,从单音开始,逐渐由每小节2个音、3个音、4个音、8个音一层层推进上去,直至附点音符的出现,让音乐在节奏中展开。此外,附点音符让原有的节奏有了提升。在乐谱中可看到延伸两拍后的附点音符,从而让弱拍部分的音延续到下一强拍,造成了切分音的重音效果 [8] 。

作品评价
刘天华创作的二胡小品《良宵》,在二胡最佳的音域内,尽情抒怀,发挥得淋漓尽致,其旋律浑然天成,如山泉自由流淌。这种欢乐没有震耳欲聋的炮竹,没有觥筹交错的宴席,是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,温文尔雅地相互祝福,满怀希望地憧憬未来,具有典型的中国式特点 [9] 。(《当代二胡艺术发展研究》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