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山鳥語
作者:劉天華
《空山鸟语》是一首由刘天华作曲的二胡独奏曲。创作于1918年,但直至1928年才定稿出版。刘天华胞兄刘半农曾以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鸟语声”的题词来形容此曲(题词借用唐代诗人王维《鹿柴》中的名句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)。 乐曲以其独特的演奏技法著称。刘天华先生创造性的以三弦拉戏式的摸进手法,并采用大量轮指与滑音来模拟自然界中的鸟鸣声。此曲于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“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”。[1]
全曲由引子,五个段落和尾声组成。[1]
刘天华(1895年2月4日-1932年6月8日),江苏江阴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(今属苏州市张家港市)人,中国近代作曲家、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。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,诗人刘半农之弟,音乐家刘北茂之兄。刘天华提到“不论那种乐器那种音乐,只要能给人们精神上些少的安慰,能表视一些艺术的思想,都是可贵的”他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,在表达情感以使听者感动,并且能够普及于大众,不只“为贵族们的玩具”。他改革二胡制式、创作10首独奏曲以及建立有系统的二胡教学法,丰富二胡音乐的内涵,使之成为独奏乐器,改变中外人士对二胡的观念。也因此进入高等音乐教育之中,从此在中国音乐中的重要性大为提升。刘天华虽然未能“让国乐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”,然而对于近现代国乐的发展开启了很好的道路。[2]
乐曲段落
全曲由引子、五个段落和尾声组成。
乐曲开始的15个小节是引子,由自由的2/8拍子组成。演奏时为使声音具有方向感和远近感,通常不会严格遵守乐谱所定的节奏。
乐曲从第16小节开始是乐曲的第一乐段,演奏时一般慢起渐快,极力展现二胡的活泼音色。
乐曲从第48小节开始是乐曲的第二乐段,音量突弱,然后渐强,此乐段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乐曲从第92小节开始是乐曲的第三乐段,此段全部用分弓演奏,并运用了大量的同音换指的技巧。
乐曲从第123小节开始是乐曲的第四乐段,是用主音分解和弦的形式来模仿群鸟争鸣的段落。
乐曲从第143小节开始是乐曲的第五乐段,此段模仿性较强,演奏时也不会过分拘泥于谱面上的音符,要求演奏的灵巧逼真。
乐曲从第181小节开始是乐曲的尾声,与第一第二段落相呼应。